央企入表!中国石油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工作

2024-11-08

来源: 数据学堂


前言:央国企带头进行数据资产入表,这一举措能够显化数据资源的价值,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状态,从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入发展。

据悉,中石油成功将“中国石油集团供应商数据集”列入资产负债表核算,实现公司首例数据资产入表,并取得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将数据产品挂牌。

这意味着数据资源成为公司资产,在核算管理和流通交易中体现出价值与贡献,标志着中石油集团公司数据资产管理迈上新台阶。

图片

作为此次数据资产入表试点项目的“中国石油集团供应商数据集”,是由共享运营公司在中石油集团公司财务部的指导下开发,用于支撑“中油e链”平台相关业务的数据资源。

“中油e链”是中石油着力打造的供应链信息增值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按照“运营中心、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定位,发挥数据优势,统筹整合供应链信息、资金等资源,帮助供应商获取低成本融资支持,加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务实合作,为供应链上下游各方创造价值、降低风险提供了坚强保障。

今年以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正式施行,为数据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管理提供了政策指引。截至9月底,工作团队已完成数据清查、质量评价、价值评估、成本归集、审计确认等各环节工作,将“中国石油集团供应商数据集”通过“无形资产—数据资源”会计科目核算,成功入表。

图片


图片

参考:数据资源入表迎会计新规,数据资产化走到哪一步了?确权、定价难题待解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报中,披露数据资源相关数据的上市公司合计有49家,涉及金额总计达9.33亿元。其中,广州港、韵达股份、南钢股份等18家公司均为首次公开披露相关数据,涉及金额总计为0.72亿元。

与此同时,更多央国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对市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工推动明显。

央国企带头进行数据资产入表,这一举措能够显化数据资源的价值,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状态,从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将数据资源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无形资产”一项,央国企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数据资源的价值,进而更加重视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决策科学化,并降低决策风险。

此外,数据资产入表还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公司可以将数据作为底层资产,在数据资产抵质押贷款、数据资产融资租赁、数据信托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也有专家曾表示,对于地方财政而言,公共数据和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可为地方财政从“土地财政”向“数据财政”转型提供新路径,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潜力。

但对于数据资产入表这一工作,也应该抱有严谨性,切不可盲目进行,这其中面临挑战,如数据资源入表的前提是要满足传统资产的确认条件、数据的合规要求,以及完善的数据管理组织与治理体系。

因此,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资产的合规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数据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同时,数据资产入表可能会改变费用和资产的转换,影响企业的会计报表,因此需要企业在数据资产管理上下功夫,在数据人才的培养上提前着手,以顺利推动数据资产有序入表 。

下面介绍下什么是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资产入表就是将企业的数据资源以资产的形式纳入财务报表中进行管理和计量。

1、 政策背景

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透露,初步测算我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约为 3.3万亿元;若将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同时考虑在内,整体规模可能超过 30 万亿元。中信证券预计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迈向2000亿元新台阶,并于2030年突破万亿元。2023 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预示着“十四五”开启了逐浪数字经济的新征程。中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在“十四五”期末将达到万亿元的规模(张利娟,2023),这是一个巨大蓝海,建立数据登记确权、评估计价和资产入表的政策“闭环”,激活万亿数据资产,是开启这一蓝海的金钥匙

数据资产入表是数据资产价值化的闭环之举,将企业数据资产以会计科目和货币化形式呈现,将推动企业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形成规范的数据资产开发、运营和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级。主要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如下

2023年8月21日,针对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等问题,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并规定自2024 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数据资源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被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显性化。


2023 年 9 月 8 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自 2023年10月 1日起施行。该《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围绕数据资产评估中数据产权和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对数据资产的属性定义、评估对象、操作要求、评估方法和披露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统一规定。《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对数据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进行规范,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有助于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的“数据赋值”问题,对构建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数据资产入表有什么好处?

对企业而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数据资产运营和变现能力。通过将数据资源纳入财务报表,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数据资产的规模、质量和价值,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策略。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资产的保值增值。

1.提高企业的数据管理效率: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

2.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数据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数据资产入表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

3.盘活数据资产价值:展示企业数字竞争优势,为企业依据数据资产开展投融资提供依据,有效促进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升决策水平,优化市场资源。

4.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数据资产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企业可以将数据作为底层资产,在数据资产抵质押贷款、数据资产融资租赁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此外,数据资产入表还有助于外界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在数字经济,如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实力和潜力,提高企业未来前景预期,推动企业估值的提升。

对经济而言,数据资产入表能够促进数据流通和使用。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体系下,由于数据资产的价值难以体现,企业往往缺乏动力去共享和流通数据。而数据资产入表后,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展示自身数据资产的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这将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现象,促进数据的共享和流通,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而言,数据资产入表也是展现数字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进行布局。数据资产入表作为我国在制度层面上的创新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参与主体

企业内部部门:决策机构、数据部门、财务部门、IT 部门、业务部门。

外部机构:数据交易机构、数据治理机构(数据商)、律师事务所、会记师事务所、数据资产评估机构、银行金融机构等。

如何实现数据资产入表?


结合图书馆管理做个数据资产入表路径的比喻:


①数据资产清点

——清点藏书=识别和清点组织的所有数据资产;

——标记藏书(给每本书分配一个唯一的书号)=给每个数据资产分配一个唯一的数据资产编号。


②数据资产分类

——分类藏书=数据资产也需要按照类型、用途等进行分类;

——编目藏书(给每本书建立详细的作者或出版日期等目录信息)=建立详细的资产目录。


③数据资产评估

——图书价值评估=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根据其对组织的贡献和潜在影响);

——风险评估(防盗或损坏)=评估数据安全和合规风险。


④数据资产治理

——制定借阅规则=建立数据治理政策;

——分配藏书维护责任=明确数据的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的责任。


⑤数据资产管理

——使用技术管理藏书=合适的技术和工具来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


⑥数据资产利用

——开放图书借阅=使用数据资产进行决策分析。



详见:从成本到利润,数据资产入表六步法

数据资产入表有什么意义?

图片

图片来自: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Eric


学习内容推荐:11月成都-首席数据官岗位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注: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课程咨询:刘浩
13910395862
进入微信小程序查看更多内容
立即进入 或微信搜索【中至远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