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之四十五 |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2024-11-22

来源:国家数据局


国家数据局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等领域,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案例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局

2015年以来,洱海流域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洱海流域监测感知覆盖不全、数据资源多部门分散管理、决策效率低下等挑战,制约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能力建设。大理州以洱海流域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建成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提升洱海保护治理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图片

图1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页面

一是构建全方位智能感知体系。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由智能感知、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协同管理、信息服务和业务应用六大功能模块构成,以物联网、机理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定量遥感等技术为支撑,拓展完善监测手段,整合搭建了覆盖水质、水文、气象、视频等428个站点的一张智能感知网,获取了洱海保护治理的第一手数据。

二是打通数据通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整合26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数据资源,平台打破了洱海保护“数据孤岛”。通过构建决策支持模型体系,对水质、藻情变化进行分析预警,开展洱海污染数值溯源与精准治污、出入流优化调度等分析,辅助洱海保护治理科学决策。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基于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可以开展国土空间精准监测管控,及时识别隐蔽的变化情况;基于可视化视频系统可以主动发现违法捕捞、洗车等异常情况,自动生成预警事件后下发基层执法人员;基于“洱海卫士”小程序,实现公众对破坏洱海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快速举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可信存证、多方协同等方面的优势,打通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举报通道,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监督。

四是构建预警中心,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平台通过内置“数字雷达”智能扫描技术等,实时汇集、交办处置和反馈水质异常问题,确保预警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实现预警事件的闭环管理。

图片

图2 智慧洱海预警中心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通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字化工作链条。目前,平台数据日更新量达7万余条,总量达36亿余条,数据下载次数超过6万次,可调用数据量超1700万条;提供水质短期预警223次、中期预判66次、水资源优化调度41次等决策支持;生成图像智能识别预警事件12000余件,处置完成200余件社会公众举报事件;按照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日预警、周通报、月发布”的要求,对日更新量超7000条的实时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在线扫描,共生成超过3500条日预警交办信息、140期周报、31期月报、1期年报和半年报,水环境预警事件第一时间交办给现场人员进行处置,有效支撑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学习内容推荐:12深圳: 关于举办新机制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解析暨特许经营项目投融资实务与落地实操班 通知

注: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课程咨询:刘浩
13910395862
进入微信小程序查看更多内容
立即进入 或微信搜索【中至远大讲堂】